|
相關課程
本所課程規劃
課程規劃: 培養學生環境職業衛生專業知識(碩士生)及專業領域獨立研究人才(博士生)為出發點,訓練學生基本學科能力,培養學生研究能力、人際溝通及管理能力、獨立判斷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為目標。
教學實務: 提供環境衛生、環境保護、毒理學相關、職業衛生管理及職業病防治等方面的課程,進而希望能培育出以上相關課程之專業、管理及研究人才。 在此理念下,本所依環境與職業危害因子的認知危害、評估危害及控制危害之管理與控制的架構設計本所課程,以達到本所設立宗旨與目標。
詳細課程內容如下表 碩士班:除碩士論文六學分外,至少須修滿二十五學分
一、必修課程
備註:環衛所碩士班修業辦法規定: (1)生統必修課程為生物統計學及生物統計方法,至少2學分。 (2)流病必修課程為流行病學方法或流行病學原理,至少2學分。
二、必選修課程:於下列3大領域中必須選修至少2個領域共3門課程: (1) 領域1-認知危害:工業安全、職業衛生、職業病概論; (2) 領域2-評估危害:作業環境監測、環境變遷與公害防制、風險評估、新興環境暴露暨流行病學; (3) 領域3-控制危害:工業安全衛生法規、作業環境控制工程、工業通風。
博士班:除博士論文十二學分之外,至少須修滿十八學分
一、必修課程
二、必選修基礎能力科目:必選修之基礎能力科目,不計入畢業學分。如已修過其他校系所碩士班之相關科目,須經本所授課教師同意後,方能抵免學分不選修。基礎能力科目詳列如下: (1) 環境衛生學 2學分 (2) 職業衛生學(或工業衛生) 2學分 (3) 流行病學原理 2學分 或流行病學方法 3學分 (4) 生物統計學 2學分 或生物統計方法 3學分 三、博士班必選修科目:於下列3大領域中必須選修至少2個領域共3門課程: (1) 領域1-認知危害:分子毒理學、新興毒物之評估; (2) 領域2-評估危害:進階統計模式與資料分析、健康風險評估、環境採樣與分析、進階流行病學研究設計; (3) 領域3-控制危害:環境控制與管理、病媒管制研究設計、人因工程。
選修課程(當學期是否開課以學期課程表為準) 其他選修課程包括:(1)基礎課程:工業毒物學、輻射安全、環境流行病學、流行病學、環境工程、生物氣膠學等科目;(2)進階課程:工業衛生管理、環境衛生專題討論、工業衛生書報討論、環境毒理專題討論、環境流行病學專題討論、環境科學與風險專題討論、生物偵測專論、環境與職業衛生專題討論、分子毒理與生物轉換、環境急診醫學、暴露評估、環境健康風險評估、氣膠技術學等科目。(選課範圍以本校教務處當學期公佈之課程表為準)
![]() |